蛻變──謹以此文與之共勉

老鷹是壽命最長的鳥類。牠一生的年齡可達70歲。這麼長的壽命,牠在40歲時,必須做出困難卻痛苦重要的決定?
當牠活到40歲時,它的爪子開始老化,無法有效地抓住獵物。
牠的啄變得又長又彎,幾乎碰到胸膛。牠的翅膀變得十分沉重,因為牠的羽毛長得又濃又厚。使得飛翔十分吃力!
牠只有兩種選擇:等死或歷經一個十分痛苦的蛻變過程;150天漫長的操練,牠必須很努力地飛到山頂。在懸崖上築巢。停留在那裏,不得飛翔。牠首先用牠的喙擊打岩石,直到喙完全脫落。
然後靜靜地等候新的喙長出來。然後,牠要再用新長出的喙,把指甲一根一根的拔出來。 當新的指甲長出來後,牠便再把羽毛一根一根的拔掉。五個月以後,新的羽毛長出來了。
老鷹開始飛翔。重新再過得力的30年歲月!在我們的生命中!有時!必須做出困難的決定。開始一個更新的過程。
我們必須把舊的習慣,舊的束縛拋棄,使得我們可以重新飛翔。
只要我們願意放下舊的包袱,願意學習新的事物,我們才有機會能發揮我們的潛能,開創另一個嶄新的未來。

2009/09/07

什麼是精采的演講

什麼是精采的演講(轉貼文章)

當內心燃燒的時候,口中便會迸出點點火花。──英國作家 傅樂(Thomas Fuller)

有一次,卡內基先生應邀到哥倫比亞大學頒發一個演講比賽的獎牌,當天參加的學生大概有六到七名,每一個人都受過良好的演講訓練,準備在比賽中大展身手,可是,他們太「贏獎心切」,雖有演講技巧,卻缺乏了打動人心的力量。

只有一位來自祖魯的王子,談起了「非州對現代文明的貢獻」,每一個字都充滿了感情,每一句話都出自他對祖國的情感。最後,卡內基給了這位祖魯王子首獎,「雖然他在演講技巧上,還不能跟其他人相比,但由於他的談話充滿了真實,燃燒著真誠,比較之下,其他人的演講都只不過像煤氣爐裡微弱的火苗。」

卡內基訓練的演講班上,曾經有一位佛萊恩先生。某天晚上,佛萊恩上台演講,主題是華盛頓這個城市,整場演講,所說的內容都是一些枯燥的資料,不但他自己講得難過,底下聽眾也聽得昏昏欲睡。

兩個星期後,他再一次提到了華盛頓市,卻整個人都不一樣了。原來,他剛買的新車,在市中心讓某個不知名的駕駛人給撞壞了,肇事者還逃之夭夭,佛萊恩一提到這件事,就怒火中燒,語氣激昂了,表情也豐富了,最後聽眾全給他如雷的掌聲。

精采演說的要素

什麼是精采的演講?在卡內基的觀念中,至少要符合三個條件。

一、談論熟悉而確信的東西

首先,精采的演講,多半是你掙來的。

如果一場演講中,主講人所說的全是資料或理論,通常很難引起聽眾的興趣。所以卡內基認為,在精采的演講中,你所講的內容,一定要跟親身經驗、你讀過的書、你聽到的話有關,談你自己熟悉而確信的東西,演講就不會失敗。

以佛萊恩的演講為例,為什麼前後兩個星期,聽眾的反應會如此不同?佛萊恩學到任何獨特的演講技巧嗎?其實沒有。他只是說起自己的生命經驗,自然而然,話語中就會產生熱度。

二、談的時候一定要投入

其次,精采的演講,演講者一定要很興奮、投入。

有些人的人生很精采,充滿了高潮起伏,但是當事人卻用呆板、平淡無奇的方式來描述,聽眾反而會被「催眠」。

我發現,如果你是用唸演講稿的方式來做演講,即使談的是一個豐富的人生,大家還是會聽得非常枯燥。

三、願意講出來與人分享

精采演講的第三個條件,就是你很願意去「講」。
有些人即使人生故事精采,口才也不錯,但是他不願意分享,不想把自己很多寶貴的人生體悟,就這樣「公開的」給了別人。
也許,有人認為寫作是一種更好的表達方式,寧可「寫」而不「講」,這樣的人,也很難完成一場精采的演講。

人格能幫你說話

我想補充一點,在這三個條件上,還有一個決定你的演講精不精采、有沒有說服力的因素,那就是,你是不是一個誠懇、正直的人。

卡內基的父親一輩子就是個農夫,也沒讀過幾年書,他站在農地的經驗,恐怕遠多於他上台說話的經驗。當有人對卡內基說:「你的父親比你有說服力。」卡內基起初很不以為然,怎麼可能呢?他老爹也沒學過任何演講的技巧。

後來,有一次在教會的聚會中,他父親站起來說話,卡內基發現,其他人都是一臉深受感動的表情,似乎只要他父親說什麼,他們都會相信。卡內基有了一個很大的領悟:其實,一個人的人格,會決定他說出來的話的價值。

你看,很多政客口才流利,說起話來頭頭是道,但是,沒有人會相信他們的話,為什麼?因為他們缺乏了誠信的人格特質;而一個正直、誠懇的人,也許他的口才差了一點,仍然可能會有強烈的說服力,因為他的「人格」已經幫他說了更多的話。當內心燃燒的時候,口中便會迸出點點火花。──英國作家 傅樂(Thomas Fuller)


如何做好最佳準備?

就像是攀登一座高山,前面我們談的,是有關「演講」這座山的高度,更重要的是,該怎麼準備,我們才能攻上巔峰呢?

一、選擇自己認同的題目

一個很簡單卻常常遭到忽略的關鍵,就是要「選對題目」。

前一陣子,我去台中扶輪社演講,聽眾中有一個基督教女青年會的負責人,她希望邀我去演講,於是我問她:「你們想聽的是哪一方面的內容呢?」她向我解釋,因為她們常常會去照顧癌症病人,所以希望我能談一談「在生命轉彎的地方」,這一類激勵人心的題目。

如果,演講的邀約是要我談核能發電的優弊,我可能會整理很多資料,卻不見得能講得很精采,因為這是我比較陌生的題目,若要我談親子關係,或是如何在生命轉折處找到自我的價值……,這都是我在人生中有深刻體會的問題,還沒有正式演講前,我大概都有把握可以講得不錯了。

所以,我建議大家在選擇題目時,一定要跟自己的理念相吻合。如果你強迫自己去談一個沒有感覺,甚至是持負面評價的題目,卻還是要「硬掰」一些連自己都無法說服的話,更不要說要去說服其他人了。

曾經有一位在銀行界工作的高階主管,來上卡內基的演講訓練,不管我們怎麼幫他,他就是說得很平淡。後來講師跟他討論,才發現,因為他選的題目常跟銀行業有關,但是在內心深處,他其實對自己的本行充滿了負面的評價。經過長談,講師幫他認同了自己的工作,而他演講的水準也漸漸的有了起色。

二、把每一次當成全新的經驗

另外,有些講題,你也許不是第一次談論,但是,記得總是懷著全新的心情來說。 有一次,我到專門製造液晶顯示器的瀚宇彩晶公司上課,在中間休息的十分鐘裡,一位女士對我說:「黑老師,我覺得,你好像是第一次在上這堂課。」然後她向我解釋,她相信有很多故事,我一定都說過很多遍了,但是我所表現出來的態度,卻像是第一次說這些故事那般熱情。

當下那一刻,我覺得這是對我的說服力最好的讚美了,因為她的反應讓我覺得,即使是說了很多次的故事,我並沒有失去了第一次說這個故事時的那種活力。

有一位作家曾經透露他寫作的祕訣:「我對生命本身極感興趣,因此很難保持沉默。我恨不得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,都告訴大家。」

不論向客戶做簡報、在會議中分享經驗或對聽眾演講,也是這樣,不論你之前談論過多少次,每一次,就要當作一次全新的經驗來期待,因為聽眾的興趣和熱忱,要靠講談人來引發,如果連你都覺得自己在「老生常談」,聽眾就更不可能找到可以引發聆聽熱忱的火種。

三、把重心放在聽眾身上

最後,要做一場精采的演講,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祕訣,就是要把重心放在聽眾身上。

有一位已經辭世的卡內基講師摩高(Dick Morgal),生前常常來台灣,他曾經和我們分享了一個寶貴的經驗。

他說,自己在年輕、剛當講師時,每次上完課,學員離開了,他就立刻跑去問坐在教室後端的資深講師:「我今天表現如何?」問了幾次,這位資深的講師就對他說:「當你什麼時候開始問,今天晚上學員得到了多少益處?學員有什麼改變?而不只關心自己表現得好不好,你才能真正算得上是一個有經驗的講師。」

摩高每次來台灣,都會跟我們說這個故事,因為我們常常會犯這種毛病,很重視自己的表現好不好,卻忽略學員是不是真的有所收穫。

同樣的道理,當我們在演講時,如果只注意自己能夠得到多少注目、能不能享受熱烈的掌聲,那你永遠不會是一個成功的演講者。因為,演講的真正目的,並不是讓演講者感到有成就感,而是讓所有的聽眾覺得自己受益良多。

所以,當你站在講台上,就要時時提醒自己,我今天會不會讓聽眾有滿載而歸的感覺?把重點放在聽眾身上,而不是放在自己身上,你的演講就會愈來愈精采。

本篇文章引用網址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trackback.php?blog_id=johnhei&article_id=14829376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