蛻變──謹以此文與之共勉

老鷹是壽命最長的鳥類。牠一生的年齡可達70歲。這麼長的壽命,牠在40歲時,必須做出困難卻痛苦重要的決定?
當牠活到40歲時,它的爪子開始老化,無法有效地抓住獵物。
牠的啄變得又長又彎,幾乎碰到胸膛。牠的翅膀變得十分沉重,因為牠的羽毛長得又濃又厚。使得飛翔十分吃力!
牠只有兩種選擇:等死或歷經一個十分痛苦的蛻變過程;150天漫長的操練,牠必須很努力地飛到山頂。在懸崖上築巢。停留在那裏,不得飛翔。牠首先用牠的喙擊打岩石,直到喙完全脫落。
然後靜靜地等候新的喙長出來。然後,牠要再用新長出的喙,把指甲一根一根的拔出來。 當新的指甲長出來後,牠便再把羽毛一根一根的拔掉。五個月以後,新的羽毛長出來了。
老鷹開始飛翔。重新再過得力的30年歲月!在我們的生命中!有時!必須做出困難的決定。開始一個更新的過程。
我們必須把舊的習慣,舊的束縛拋棄,使得我們可以重新飛翔。
只要我們願意放下舊的包袱,願意學習新的事物,我們才有機會能發揮我們的潛能,開創另一個嶄新的未來。

2009/02/05

《威爾許專欄》沒績效的忠誠 該走進歷史

【經濟日報╱編譯陳澄和】

美國佛州奧蘭多的戴泰利斯問:企業領導人應該如何管理忠誠的問題?有些公司老闆很吃這套,認為忠誠可以區別好的員工與壞的員工。但據我觀察,許多能力差強人意、卻因為忠誠而獲得留任的員工,最後恐怕會拖垮公司。依您之見,忠誠在何時與何地才是重要?

答:首先,我們可以明確地告訴你,忠誠在什麼時點會最重要:裁員的時候。在這類紛擾的環境中,老員工很自然會想到他們為公司效勞的所有年頭,所有他們賣力工作的時刻,所有他們「在場」的時光,他們會質疑:「難道我的忠誠毫不值錢嗎?」

同時,他們的經理也感到驚訝,但不是出於震撼與憤怒,而是出於尷尬與內疚。因為多數經理都很清楚,員工不應該在工作的最後一天,才突然驚覺公司看重的價值所在,以及重視的程度。公司的價值應該是員工第一天與每一天都清楚的議題,特別是在準備面對衰退困境的當前,人們更應該清楚哪些行為是能夠保住飯碗的績效。

但這往往不只是單純的忠誠問題。

1980年代初期,外國競爭逼迫美國企業裁撤大批自以為已經獲得終生雇用的員工時,「忠誠已經死亡」這句話曾經掛在每個人的嘴上,但我們無意在此做這樣的宣告。誠如你在問題中所指出,很多經理仍然相信各種形式的忠誠。

其 中一種是個性上的忠誠,員工以奉承、諂媚的方式,把老闆捧為世界的中心,所有人都看得出他的用心,只有老闆例外。另一種是全勤式的忠誠,主要是靠無休止的 露面來建立。還有一種則是老式的忠誠,也就是把公司看待得像國家一樣。所有這些行為都能讓許多經理感到窩心,並以工作上的保障來回報他們的忠誠。

但 結果未必都是如此。在這些年頭,經理保護與獎賞持續締造佳績的員工,已是遠為普遍的作法。這並不表示忠誠的員工不會獲得賞識。在經濟繁榮的時期,忠誠的紀 錄或許就足以讓績效普通的員工保住飯碗,但當景況艱難,瘦身勢在必行時,絕大多數的經理都會按照符合公司生存利益的原則行動。績效最佳的員工必須留下,忠 誠與否沒關係。能力馬馬虎虎的員工必須走路,忠誠與否同樣也不是問題。

這 樣的作法不對嗎?我們不覺得。公司必須擁有業界最佳的員工,才可能打勝仗,在當前的艱難時機中,這聽起來或許有些刺耳或唯利是圖,但務必牢記的是,如果公 司生意興隆,有能力繳稅與繼續成長,社會上的每個人最終都將受惠。事實上,如果美國經濟想再次站穩陣腳,最需要的就是能力掛帥的企業。

換句話說,忠誠並沒有死亡,但獎賞沒有績效的忠誠,是短視、錯誤的作法,確實應該走入歷史。

最糟糕的是,很少經理能在迫不得已之前,就對員工傳達正確的忠誠理念。相反地,他們都是等到必須把裁員通告交給毫無心理準備的張三或李四時,才鼓足勇氣地告訴他們:「這些年來,你每天上班、工作,但你的表現實在不好。現在公司必須裁員,你只好走路。」

這是既可恥也不必要的作法。任何規模或行業的公司,都可以建立一套透明、嚴格的績效評鑑制度,釐清公司重視的價值與行為,以及看待的分量。同樣重要的是,要讓員工知道他們在同僚之間的排名。

當然,即使是最公正、最客觀的評鑑制度,也不會讓裁員變成容易事。但卻可以儘早消除疑慮,至少也把通常不願觸及的忠誠VS.績效問題帶到檯面上,供所有人審視與瞭解。

未來一年的衰退,無疑會教導每位經理痛苦地學到一些重要的教訓。如果你現在才搞清楚公司真正的價值所在,你可能再也不會容許任何含糊、虛偽的績效評估濫竽充數。在忠誠問題上,內疚可說是最好的明師。


教導力:擬訂改善的行動方案

作者:何文堂


「改善行動方案是確保和驗收教導成效的最佳利器。」

設 定好改善的目標後,教練必須要求被教導者擬訂出改善的行動方案,任何目標若是缺乏可行的行動方案,就會無法達成。訂定方案可促使被教導者對於目標做更深入 的思考與解析,教練要協助他擴大思考的領域,從更多的角度去思考找出是否有其他的方案可供選擇,最重要的是要將行動方案寫下來,有許多人習於用口頭承諾及 表達計畫而沒有寫下來,這對於未來的跟催與追蹤就產生很大的麻煩。有了具體的計畫的陳述,教練可以針對計畫的內容進行深度的檢視,例如請當事人對於可供選 擇的方案作優劣點的比較分析,可藉此來瞭解被教導者是否真正的用心在方案上,以及確保他對方案的完全掌控。


在 這個階段教練可以提問:「你認為有哪些對策可以改善目前所面對的績效問題?」、「你和哪些人討論過這個方案?」,這樣的問題可以刺激更多元的思考,避免陷 入舊有的思維中,而無法突破困境。另外可以從他的回答中來了解到他的用心程度,是否認真地面對問題,若是發現態度上仍待加強,則可以再從態度面著手,強調 績效不改善時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。


「你 覺得這些方案中哪一個的成功機會比較大?」、「這些方案各有什麼優缺點?」這樣的提問可以協助被教導者仔細評估自己所設想的方案,有些時候為了應付教練會 提出多項的方案,此時教練必須再運用跟進問題的技巧,詳細的去引導和探討,協助被教導者用適當的評量機制,自行從方案中找出最適者。


一般而言,行動方案應包含下列主要項目:


1.
待改善問題的描述:

清楚地交代所需處理的問題,問題對了解決方案才有意義。


2.
改善的目標:

期望改善的成果,注意SMART原則。「編註:SMART原則為以下各項縮寫:具體明確(Specific);可以衡量(Measureable);可以實現(Achievable);成果導向(Result-oriented);有明確的時間表(Time-specific)。」


3.
行動的步驟或工作程序:

詳細的行動項目,這個部份直接影響目標成果的達成,所以要仔細的檢視,其是否合理?是否可行?而且要特別去評估被教導者的能力是否足以擔當完成這些工作。若是空洞或不切實際就必須要求重新擬訂。


4.
工作完成的衡量基準:

所擬訂的工作項目如何設定檢核點來確保其有效執行,可以用里程碑的概念,在行動方案的執行中來做檢核,可以避免執行上的偏差而影響最終成果的達成。千萬不要只依賴期末的檢討,教導的目的是要讓設定目標達成,所以過程也是重要的。


5.
所需要的資源與支援:

確 認執行中可能需要的資源,例如可能需要:指派其他成員擔任指導者的角色,在旁提供諮詢和經驗的傳授,有同儕的協助通常可以快速提升被教導者的職能;需要額 外的教育訓練來增強必要的技能,這個部份可能需要教練出面協商人資部門協助。在討論這個項目時,教練要強化被教練者自我學習的動力,不能只是單純的依賴別 人的協助,自己也要承擔學習的責任,例如自我的進修與研讀相關書籍等,任何學習唯有在自己有責任感時才能獲得最佳的效益。


6.
檢討與回饋:
這個項目是提供被教導者在執行過程中記錄自我檢討資料,以及和教練討論時的回饋內容,完整的記錄可以做為未來績效評核的依據,也是被教導者再學習的良好教材。


擬訂出改善行動方案是確保和驗收教導成效的重要工具,可以有效引導被教導者認真看待績效改善的事情,將精力專注在待改善的項目上,當他能真正用心去思考和擬訂自己的行動方案,就可以激發出承諾的力量。